珍爱生命拒绝毒品
文章分类:教法常识 发布时间:2021-11-11 阅读: 3544
举世皆知,伊斯兰教一贯禁止种植、制作、贩卖和吸食毒品。《古兰经》明谕:“准许你们吃佳美的食物,禁止你们吃污秽的食物。”(7:157)“你们不要自投于灭亡。”(2:195)穆圣训示:“一切麻醉品都是醉人的,一切醉人的都是非法的,”“严禁吸食一切损害身心健康与理智健全的毒品。”又云:“吸食被判为‘非法’的物品,贩卖其、使用其收益也是非法的。”经训的教导,旨在告诫人们一定要珍惜生命,远离毒品,不要食用毁人健康的有害之物,诸如大麻、海洛因、鸦片、摇头丸等毒品,其实吸食毒品等于自杀,更为严重的是祸国殃民。因此,吸毒、贩毒国法难容,教法禁止。
毒品是人类的公害,从世界范围来看,所有国家都受其害,尤其是中国人民受害更甚,曾致使中华民族濒临灭亡的边缘。当时,西方殖民主义者为了达到侵略、扩张的罪恶目的,便向我国大肆倾销鸦片,给我国人民带来了及其严重的危害。为此,100多年来,中国人民曾前仆后继地为彻底消除毒品之害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。早在鸦片战争时期,于1839年6月3日至25日,爱国将领林则徐“虎门销烟”,沉重地打击了西方商人鸦片走私的嚣张气焰,这是中国人民禁毒斗争的一次伟大胜利。又由于全国人民坚持长期不懈的抵制和顽强的斗争,迫使清政府不得不在1906年颁布了10年为限的全国禁绝烟毒的命令,中国欣起了广泛的禁吸禁种鸦片运动,受到了国际社会进步人士的一致肯定,影响极大。因而促成了1909年第一次国际禁毒会议即万国禁烟会在中国召开。
万国禁烟会是世界近代史上有关禁止鸦片毒品的第一次多边会议,“这次会议虽然对与会各国政府并不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,但反映了与会各国对禁止和消灭鸦片祸害达成了共识,为1912年召开的海牙国际禁毒大会,制定正式的国际禁毒公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,在近代禁毒史上有着重大意义。”
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害,因此全世界人民无不高度重视,各个国家无不把禁止吸毒、贩毒作为一项重大国策,采取强有力的措施,杜绝毒害,安定社会,国太民安。
新中国成立后不久,1950年2月人民政府政务院就颁布了《关于严禁鸦片毒害通令》,并采用了果断措施,大力开展了禁止鸦片烟毒的斗争。到1952年,在短短的三年内,“就基本上杜绝了危害100年的鸦片烟毒,一扫‘东亚病夫’的现象。这一壮举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,也受到国际舆论的高度赞誉。”
但是,从80年代初,由于受毗邻世界最大的海洛因毒源地“金三角”的特殊地理环境的影响,境外毒品又开始向我国境内不断渗透,毒品祸害又卷土重来。
据《我国面临毒品‘全线渗透’》一文报道:新华社北京2003年10月23日电,我国处于周边毒源地的包围之中,国家禁毒委员会认为,在国际毒潮泛滥的影响下,我国禁毒斗争形势十分严重。据国家禁毒委员会介绍,境外毒品对我国仍然是“多头入境,全线渗透”,我国西南、西北分别面临着“金三角”“金新月”毒源地的冲击,欧美国家生产的新型毒品也经我国香港、台湾向东南沿海地区渗透。因而引发了国内大中城市娱乐场所吸毒活动的进一步蔓延。为逃避打击,还有些境外贩毒集团开辟了新的贩毒路线,他们采用“大迂回”的方式,通过印度、尼泊尔将毒品转至我国,形势甚是严峻,决不能掉以轻心,必须加以严厉打击。 毒品是社会的毒瘤,吸毒、贩毒对国家和人民构成极大的危害,所以举国上下必须高度重视。
吸毒是严重影响健康,危害社会。一个健康的人一旦吸了毒,有了瘾,久而久之,就会对身体、神经、精神、人格等方面产生极大的危害作用。一是对人的身体即神经方面的危害,吸毒的人由于受到毒素的摧残,就会致使生活不规律,饮食不正常,导致营养不良,面黄肌瘦,体重下降,体质虚弱,神色漠然,毒瘾发作时就会头晕、耳鸣、呕吐、涕泪交流,两便失禁,浑身发抖,震颤麻痹,步态不稳,甚至由于毒瘾难忍,求生不得,求死不能,鬼哭狼嚎,乃至绝望而自杀。二是对人的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产生极大的损害作用,还会影响心脏功能、血液循环及呼吸系统功能,致使免疫功能下降,容易感染各种疾病,诸如肝炎、肺炎,脊髓炎、肾功能衰竭和爱滋症等。因此,一个美妙的女郎或英俊的少年,只要吸毒上瘾,即可导致一心吸毒,二目无神,三思不解,四肢无力,五心烦躁,六神不安,七窍不灵,八分求救,久沉毒渊,就会变成一个十足的病夫,从而丧失劳力,对自己的生命、家庭以及社会产生极大的危害。
吸毒败坏道德,丧失人格。吸毒一旦上瘾,则欲戒而艰难。为了弄到毒品以解毒瘾之苦痛,便不顾廉耻,不讲礼仪,向亲友低三下四伸手乞求,表现出一副可怜的穷酸相。吸毒可使一个百万富翁,倾家荡产,就会使多年的阔气一切而尽;吸毒可使一个身居高位的名声显赫之人,一落千丈,那昔日的威风成为泡影;吸毒可使一个有为的青少年,意志颓废,理想破灭、道德泯灭而沦为凄惨的乞丐而贻误终身。
吸毒能使家破人亡,妻离子散。吸毒者由于毒魔缠身,不但丧失了家庭责任感,而且还会把家里财物当作首要的偷卖目标。有这样一个家庭:父亲经商,老两口只守一个儿子,自幼娇惯,视为掌上明珠。其子婚后亦生一子。一家五口,老幼三代,生活可谓美满幸福。然而,自从儿子吸毒成瘾,不务正业,不但丢掉了工作,把父亲几十年辛苦积攒的钱财,吸食一空,继而又将家庭值钱之物偷走出售,致使家庭日趋贫穷,母亲也因之过度悲痛而病故。儿媳无奈又担心儿子被卖,只好领着五岁的孩子回了娘家。其夫得知后便追到岳父家肇事索钱,被岳父和内兄捆绑起来,送到了戒毒所。一个好端端的家庭,就这样导致妻离子散,家破人亡。
吸毒危害社会,破坏安定。吸毒者由于理性泯灭,为了得到毒品,甚至不顾国家法律,铤而走险,翻墙撬门扭锁入室偷盗,更有胜者合伙拦路抢劫、杀人,无恶不作,给社会治安和国家安定造成极大的危害。据有关资料表明,全球所有凶杀案中有38%的案件与吸毒、贩毒活动有关。在特大盗窃案中有80%与吸毒有关。由此可见,吸毒、贩毒是国家、社会极不安定的重要因素之一。
由于国际和国内的种种原因,近些年来,我国受毒品的危害比较严重。虽然政府非常重视并采取各种措施大力禁毒,但吸毒、贩毒现象常是反复出现,有些人仍然不知悔改,吸毒成瘾、贩毒成性。更使人及其痛心的是在吸毒、贩毒中穆斯林占着不小的比例,这是我们穆斯林值得深思的严重问题。
青年朋友:禁毒是全社会的义务和责任。我们作为一个有正信的穆斯林一定要切实遵守国家的法令,一定要遵循《古兰经》和圣训的谆谆教导,我们是社会的一员,是祖国的公民,是穆斯林,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富强,为了社会的文明,为了创建和谐社会,为了家庭的幸福,为了自己的远大前程,一定要关爱宝贵的生命,远离万恶的毒品,把大好的时光用在学习、工作和劳动上,丰富自己的文化科学知识,提高思想品德素质,培养健康、高尚的情操,让青春放射出绚烂的光彩,成为国家、民族的有用人才。
已经吸毒的穆斯林青年朋友:切不要悲观失望,一定要振作精神,看到希望,以坚强的毅力决心戒毒,事在人为,广阔而美好的前程就在自己的脚下,路靠自己走,幸福的生活靠自己去营造。决心是戒毒的动力,坚强是成功的保证。严峻的吸毒和贩毒现象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,因此也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,大家都有责任共同挽救、教育和劝化吸毒人员。对他们不要歧视,要热心帮助,给他们以温暖、力量和信心,提高他们的戒毒意识,帮助他们树立坚强的戒毒信念。让他们认识到只有迷途知返,才能获得新生;让他们懂得只有珍惜生命,才能远离毒品。伊玛目安萨里说过:“生命、时间,是最宝贵的财富,聪明的穆斯林应该利用自己的生命。”穆・特基・密尔也说过:“生命乃物价之宝,可以换取整个世界。”可见,生命的珍贵及其巨大的价值意义。为了国家的安定和社会的和谐,为了教育和劝化吸毒人员而献出我们的一份爱心吧!
青年朋友:你们在报纸上可能看过这一感人泪下的报道:“正在艺术颠峰的董如波,被确诊是白血病重患,只能有几个月的生存期。从此他以常人没有的毅力,奔波全国各地一些戒毒所,以拯救他人来延续自己的生命,成为全国唯一到各戒毒所教育感化戒毒人员的美术师。使深受毒品其害的人为之动容泪下,收效显而易见,他的余生由此尽显可贵的价值。”
这就是哈尔滨市动力文化馆专业美术师董如波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。董如波为了拯救、感化和教育吸毒的青少年,他以有限的生命,忍受病痛,在妻子的陪同下,克服了难以想象的艰难,跑遍全国许多戒毒所,以他一副副含义深刻,艺术精湛的国画感化戒毒人员;以他发自肺腑的真切感受告诫戒毒者:“我的血癌不可抗拒,你们的“癌”可以医治;我的现在已开始了倒计时,你们的时光美好而永久;我有许多计划只能成为泡影,而你们可以重新设计未来,奋斗一生!说道这里时,董如波的眼湿润了,可是他又接着说:“只要珍惜生命,远离毒品,破碎的家可以弥合,失去的人格和亲情可以寻找,吸掉的钱可以再挣,幸福可以营造!”“我恳请大家,每当你再想吸毒时能想想走到生命尽头的我,我的画蕴含者对你们的心声!”
这是画家董如波对吸毒人员的深情呼唤,也是对青少年一代诚挚的关怀和殷勤的希望:吸毒走向深渊,戒毒重见光明;
珍惜生命,远离毒品!
参考资料:
《西安晚报》2003年10月第四版。
《六二六国际禁毒日宣传手册》西安市雁塔区禁毒委员会、西安市公安局雁塔分局编。
《陕西医药健康报》1999年6月10日总第92期。